上一页|1|
/1页

主题:“六一”后的京房价:观望中暗藏的暴涨玄机

发表于2005-06-04
针对七部委“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严格税收征管”有关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再转让的征税规定,前天,北京市建委发布了《北京市普通住房标准》,规定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

不难看出,北京市发布的这条规定基本用足了七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的政策空间。而且和上海新出台的相关规定不同的是,北京这项“普通住宅标准”目前还只适用于个人住房转让环节,即二手房市场;而一手房市场,即开发商在销售新建商品房的时候,“普通住宅”的标准还是用以往执行的当年平均房价的两倍为分水岭征收契税。

北京房价未出现下降趋势

七部委的文件出台后,有关上海房价出现暴跌的说法让不少北京的购房人对七部委的文件心怀期盼。但实际情况显示,上海现阶段平均房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端市场成交量减少和中低端市场成交量增加所致。那么北京目前的情况怎么样?

先看新商品房市场,各售楼处的消息证实,经济适用住房以及7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销售情况并没受到什么影响,以往排队抢购的经济适用住房如今还是“被抢”,7000元/平方米以下的那些普通住宅该卖得好的还继续抢手,因各种原因不温不火的仍然不温不火地卖着,但7000元以上的中高档楼盘,尤其是在东部和西部一些投资价值比较好的地段的楼盘,到访量和成交量出现了变化,下降的幅度在25%到50%之间,但这些楼盘并不着急,房价并没有因此而有所调整,而是“维持现状和购房人一块等,看看下一步会怎么样”,不着急的原因有二:一是开发商对北京楼市的总体判断是,北京楼市有效供应不足的现状因土地、金融政策和各种政策门槛的变化一时半会儿不会得到缓解;二是前段时间房子的涨价和“好卖”已经收回了该收的资金,因此不着急卖了。

再看二手房市场,前段时间因为很多人为赶在6月1日前出手而少缴营业税,各区县交易中心出现了交易量激增的现象,但价格也并没有出现普遍意义上的下降。来自北京各大房屋经纪公司的消息是“一些购房人开始调整战略,转出手为租赁”。而对北京的投资客比较熟悉的资深购房人舒可心明确表示:“北京的二手房市场不像上海,一直不活跃,我们这些‘吃瓦片’的人心里从来没有想过要靠炒卖挣钱,而一直想的就是长期出租。”

不变的是房价上扬趋势,变的是房价涨幅和速度

虽然很多开发商都把“目前北京楼市有效供应不足”当作房价持续走高的信心支撑点,但针对目前北京楼市中高档市场出现的观望现象,很多经济界人士和业内人士认为,交易量的下降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房价。

但也有人分析认为,北京不会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新出台的普通住宅标准只适用于个人住房转让便是一个迹象,而且正如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淮近期在公开场所多次发表看法所强调的,“政府要控制的是房价的涨幅,而不是打压房价”。主管北京市新建商品房交易的北京市建委市场交易管理处处长沈洁也明确表示:“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多年来一直发展比较平稳,真实需求比较多,炒作现象很少,没有出现过房价过快增长或急速下跌的情况。新政策对减缓房价增长的幅度有影响,但对北京房地产业的抑制作用不会很大。”

对此,有人提出,房价最终由供需决定,就像政府和开发商分析的那样,北京的需求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而且还有很多华北、西北、东北人士以在京购房为“成就”的有效需求在里面,仅靠七部委提出的几项措施并不能改变本质,对北京楼市而言,增加楼市的有效供应尤其是中低档普通住宅的有效供应才是调整北京房价的关键。也正是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北京市有关方面应该警惕北京楼市出现去年上海楼市曾经发生的现象:观望后反而出现暴涨。
上一页|1|
/1页